中國唯一一段“水下長城”再露真容
10月22日中國的萬里長城大部分都在北方崇山峻嶺間蜿蜒起伏,但在河北省寬城滿族自治縣和遷西縣交界附近的潘家口水庫區域,卻有一段長城像巨龍入水般隱沒于湖底,形成了獨一無二的“水下長城”奇觀。
因降水量少,水位下降,潛入水下的長城,近日有3座墩臺同時露出水面,與附近崇山峻嶺間的長城遙相呼應,景色壯美,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一睹“真容”。
建于500多年前的喜峰口、潘家口城堡,是中國明長城兩個重要關隘,是當時中原通往北疆和東北邊陲的咽喉要道。這一段長城集雄偉、奇險于一體,長約50公里,有21座墩臺,宛如一條長龍蜿蜒盤旋在群峰峻嶺之上,氣勢雄偉。
1950年,為將灤河水引入天津、唐山兩地,中國啟動了引灤入津、引灤入唐工程,修建了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——潘家口水庫。水庫建成蓄水后,高峽出平湖,因水位超過部分長城高度,喜峰口、潘家口城堡等雄偉的古長城從山脊上蜿蜒而下,猶如巨龍入水般鉆入湖底,形成了長約50公里的獨一無二“水下長城”奇觀。
近年來,“水下長城”曾多次隱沒、出現,成為當地降水量和水庫水位的“晴雨表”。若天氣干旱降水稀少、下游用水量增加,“水下長城”就露出真容,與前來蟠龍湖游玩的游客見面;若降水豐沛,“巨龍”就會深潛水下,難睹芳容。
據水庫附近的遷西縣、寬城滿族自治縣氣象和水務部門監測,今年以來,當地降水量少,水庫水位下降,“水下長城”3座墩臺同時浮出水面,比較罕見。古老城堡和連綿青山倒影在遼闊水面上,蔚為壯觀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中國唯一一段“水下長城”再露真容